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研活动 > 六年级三、四单元教材解读

六年级三、四单元教材解读

2023年05月15日 16:55:37 来源:网校空间 访问量:15

三、四单元教材解读

三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。阅读训练要素是“根据阅读目的,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”,即“有目的地阅读”,围绕这一要素编排了三篇课文,包括《竹节人》《宇宙生命之谜》《故宫博物院》。这些课文都在课前阅读提示中设置了不同的阅读任务,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有目的地阅读,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“有目的地阅读”这项基本阅读策略,形成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,成为积极的阅读者。

作为阅读策略单元,在教学中,需注意以下几点:

第一,首先要注意三篇课文的整合与利用,三篇课文尽管训练重点不同,但是彼此之间联系紧密,需统筹考虑。《竹节人》是学生初次接触“有目的地阅读”,初步感受怎样带着不同的目的阅读同一篇文章,了解在阅读过程中,可以根据阅读目的不同,选择不一样的阅读内容,使用不一样的阅读方法。《宇宙生命之谜》侧重引导学生如何根据阅读目的进行选择。《故宫博物院》侧重引导学生运用在前两篇课文中掌握的策略,自主开展“有目的地阅读”。

第二,本单元是对以往学习方法的一次综合、提升,需关注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。因此,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,教学中主要通过讨论、比较、交流,引导学生切实掌握如何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,选取合适的材料,运用适宜的方法,完成不同的阅读任务。

第三,教学时要注意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紧密联系。根据阅读需要,自觉选用之前学到的阅读方法和已经掌握的阅读策略,达到对阅读方法的巩固。

四单元的人文主题是“小说的魅力”,小说是虚拟的生活,而虚构的“可能的故事”却深刻地揭示着“生活的真实”。教材围绕这个主题选编了中外不同作家各具特色的三篇小说,这些小说都以现实生活为题材,刻画了普通人物在面临困境时所闪现的人性光辉。

第一,把握教学的适切度,不要拔高要求。本单元的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和了解小说的基本特点,掌握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,而该学龄段的学生对小说还处于感性认识的阶段,不宜在主题探究、创作手法上求深求全,切忌用晦涩的术语、理论进行过度解读。小说阅读则主要以感受人物形象为中心目标。梳理情节,发现情节之间的关联是整体把握小说,感受人物形象,领悟小说叙事艺术的重要手段。因此,在教学时,应该结合具体文本,通过梳理情节,留心环境描写,感受人物形象。对于人物形象的感受,则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言行、心理等细节描写来对人物进行评价。另外,也要特别注意小说结尾出人意料,情理之中的艺术。同时,对于本单元的习作,虽然是让学生创编故事,跟阅读训练要素有关,但是不等于要求学生创作短篇小说。在教学时,还是要以生活故事为主,让学生在习作中加深对“情节和环境描写都是服务于人物形象”这个理解。

第二,创设真实、自然的阅读状态,注重学生阅读中的多元感受。在教学时,要联系学生的阅读和生活经验,从理解内容、揣摩表达,再到体会人物形象,循序渐进,适时点拨,不断丰富学生的阅读感受。注重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,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不断产生新的发现,为学生阅读整本小说打下基础。切忌孤立、机械地分析小说的语言形式,也不要用“贴标签”的方式解读人物形象。

第三,整体统筹,合理安排。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小说的学习来安排,如阅读训练要素、写作训练要素和“快乐读书吧”都互相关联。在教学时,要从单元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出发,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统筹安排。如可以结合习作要求,在精读课文后模仿创作,围绕创设的人物形象来开展循环故事创编活动,既增进学生对小说特点的了解,又激发学生想象与表达兴趣。也可以提前布置“快乐读书吧”的课外阅读活动,结合课内阅读,边读边交流,适时调整阅读策略,提升阅读训练的效果。

编辑:侯红丽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宁武县东马坊完小学 特此声明。